海量企業網站模板 · 任您選擇
美出特色,精出品質,一切為了企業更好的營銷
美出特色,精出品質,一切為了企業更好的營銷
我最近發現有很多創業者,先自己申請一個公共賬號,寫一篇我為什么要做這件事,我為什么要改變現狀,其實大家對這樣的人還是很好奇的。如果你寫不明白,就找一個好的媒體來幫你表達。
此外,我自己總結下來,媒體關系做得好的初創公司確實更容易融資,凡是公眾影響力很強的人物,拿A輪融資非常的輕松,因為他有自己表達的方法,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影響力,自然會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。
藍港互動 斧子科技 王峰
關系之六:與政府的關系
今天我們做企業,離不開和政府打交道。但我認為,創業者在早期依托和某地方政府關系就可以創業的時代已經結束了。我大學畢業以后,父親最希望我當政府官員,但我沒有,老人心里很失落,因為在他那個時代,從政才是牛的,而不是經商。但是他沒想到,今天我們還能上市,這就是時代不一樣了。
在中國的大環境下,保持好的政府關系的確很重要。怎么解決這個問題?我的看法是,要盡早建立溝通機制。
創業初期我把公司注冊地選在北京的石景山區,因為有人說石景山創業方便。我辦理公司注冊時就見到了石景山區副區長,到今天我都記得,那位副區長大姐對我有多好,她說盡量減少注冊流程,盡快讓我們拿到執照。當時我特別感動,因為最初覺得注冊企業哪有這么容易,在當時辦個執照都很難。
現如今,整個政府服務體系已經建立起來,現在的創業者們處在一個極好的政府關系的溫床中。如果你有一個合伙人善于進行政府關系溝通,對于公司來說是有好處的,但絕不意味著他要成天去跑會、混資源、要政策,這些想都不要想。
當公司開始起步并遇到一些敏感問題的時候,我們要有能力去跟政府協調,這比自己在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被處罰要好得多。
今天做互聯網的公司在早期可能都打過擦邊球,誰敢保證說自己完全沒有打擦邊球呢?很可能更為嚴重。但問題是,如果大方向你抓得不錯,只是小細節犯了錯誤,那政府不會把你“打死”。如果企業在早期就被政府“打死”,真的是一件非常意外的事情。
你要把政府當成遇到麻煩時幫你解決問題的人,而不是遇到麻煩時把你折騰死的人。要想辦法維護政府關系,讓你接觸的領導、公務員們,能夠在你遇到麻煩的時候幫你解決問題。
我在過去創業過程中沒少遇到麻煩,我都讓同事厚著臉皮去找他們,其實我也挺不好意思的,但我后來發現主管部門的領導,聽了我們的事情后都非常著急,因為公司發展好壞與所在區域的稅收收入相關,與他一心想培養的明星創業者相關。如果你已經做得很成功,他們都把你當寶貝。
要找到一個好的機制,盡早溝通,可以避免很多問題發生。一旦遇到問題先與政府部門溝通,而不是自己關在屋里跟幾個合伙人商量怎么逃避,這一逃避問題就更嚴重了。
在中國做企業,千萬不要因為沒有處理好政府關系而死于非命,那真是悲劇,我不希望將來在互聯網領域還看到這樣的悲劇上演。
關系之七:與對外合作伙伴的關系
我做硬件時就發現,搞不定供應商怎么辦?他可以威脅你,給了錢他也可能勒索你,因為你沒這個東西就搞不定。創業者如果不在乎與對外合作伙伴的關系,將來會是一場災難。
在創業起步到發展過程當中,如何能真正尋求到合作伙伴的支持,是一件工程性的問題。合作伙伴的共贏關系是一種契約,甚至是未來長遠業務上的一種緊密關系,大家彼此互不可缺。
老一代的企業家有非常多深刻的教訓。對于當年PC行業的奠基者來講,喬布斯和比爾·蓋茨都是同樣優秀。但早期的蘋果沒有開放,完全憑自己,所有的核心技術,甚至連軟件也想自己做;而彼時的微軟將軟件裝到IBM機器上的同時,把自己的MS-DOS開放給了所有的PC廠商。蘋果和微軟曾經有一段蜜月的合作,但是很快就掐架了,直到喬布斯可憐巴巴地重新回到蘋果,痛苦萬分而又不得已跟比爾·蓋茨打電話說“咱們再合作吧”。微軟當時形成的霸業就是用合作換來的,所以說,與外界合作伙伴的關系很可能決定你的命運。
通常創業初期找到的合作方可能比自己更強大,所以要理順彼此的關系結構并不容易,需要自己對產業有洞察能力,而不僅僅是拉關系。我之前告訴我的同事,不要為了能夠在手游渠道里換流量,就讓我陪吃飯陪喝酒,其實這些都沒用,真正好的合作關系是你怎么幫對方賺錢。
英特爾總裁安迪·格魯夫面對公司業務轉型,面對日本企業的競爭壓力,選擇與PC廠商合作,彼此肝膽相照,堅持20年賺得盆滿缽滿,依靠的就是他與合作伙伴構建起來的聯盟。安迪·格魯夫的著作《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》(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),就非常值得一讀。
再回過頭來看蘋果公司的后期發展,當喬布斯返回蘋果時,他遠不是大家看到的那個偏激的文藝青年,他已經在對產業進行深層次的思考。他放下自尊,主動找到美國唱片業巨頭一起分錢。在iPhone熱賣后,蘋果公司率先考慮的是與開發者的關系,在其內容平臺與開發者保持收益的三七分成,一下子就把所有的開發者都吸引過去。
你有沒有辦法讓一群人給你賺錢,這群人就是所謂的合作伙伴。廣義來講,連你的員工拿你的股票期權,都叫做合伙賺錢。我覺得現在合作伙伴、商業伙伴太重要了,如果我們能在初期就建立這種合作模型,會有機會改變更大的事情。
世界的秩序,包括未來的工業被互聯網連接以后的各種利潤模型,未來都將重新分配。國人在這個問題的理解上,普遍有些急功近利,譬如國內的很多應用商店,與開發者的關系就很不好。
如果我們在發展初期能讓合作伙伴賺很多錢,自己賺較少的錢,而是堆積更多用戶在自己手里,這是完美的業務,合作伙伴才能實現共贏。淘寶網就是一個成功范例。
我認為,早期的合伙人是“A+B”的關系,現在的合伙人是“A+X”的關系,X 就代表大眾,或者代表某一個更大的鏈條上的一群人。
“生態體系”是今天特別流行的詞,從本質來講,其實是合作伙伴利益的重新演繹。我們日后做所有新業務,思考新創業的時候,都應該把合作伙伴的結構,放入公司整個戰略結構的生態中考慮。與合作伙伴的關系,可能會影響到整個企業戰略。
關系之八:與競爭對手的關系
完美地處理競爭對手的關系是創業時非常重要的狀態。我在創業之前做過應用軟件,應用軟件面臨的問題是,作為一個工具,具備一個單一的功能和一個明確的業務方向,一定會直面競爭對手,你做的一切事他都惦記。如果你遇到這樣的競爭對手,恭喜你,你的人生也上了一個很大的臺階,因為他時刻提醒你,不要出現紕漏。
有的時候,你做一個市場,沒有敵人是一種不幸。很多創業者沒有大成,是因為沒有找到強悍的敵人。沒有強悍敵人,可能是因為你這個市場太小了,別人懶得干。好市場永遠是強敵如林,當你進入這個市場,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對手盯著你的時候,是個非常好的現象。
很早以前我讀過一本書《歡喜冤家: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爭霸實錄》,正如書名所述,兩家可樂是歡喜冤家,在彼此打仗的這么多年里,其他的對手全死光了,而他們兩家吵吵打打,最后卻成了市場上的霸主。
今天一線的互聯網公司都是與敵人殺出來的,即使委屈做了老二,投資人也說你們得合并,然后實現財務自由,其實這是雙贏的。
當年我在做金山殺毒軟件的時候,與競爭對手打得鋪天蓋地。你更新一個版本,我更新一個版本,你罵我殺毒不管用,我罵你毒里帶毒……最后在軟件零售市場,甚至到了“約戰”的程度,這些經歷堪為我人生中的一段小說。
我們早期打了多年的競爭戰,后來做游戲再沒直面相爭了,因為你玩游戲,他拍電影,還不至于跑到院線火拼一把。我后來再沒出去打仗,很多大佬還挺替我惋惜的:不打仗,活得開心嗎?這也說明一個強敵給我們帶來的幫助太大了。
如何看待競爭對手?我的看法是,如果你能夠在一個領域里很快找到一個競爭對手,很重要,它能讓你整個公司的員工明確自己的方向。
如果一個公司老大明確指出競爭對手,還擅長上下動員,員工都具備強烈的對手意識,把某家公司作為競爭對手,你的公司上上下下一定都處在興奮的打仗狀態。
華為手機是華為進入電子銷售品的第一戰,也是任正非非常不想打的一個仗,但為什么打這一仗?為了死卡競爭對手。但不得不說,華為反擊移動市場的這場仗,打得真是漂亮。
華為早期學小米的所有東西:怎么辦發布會,怎么寫新聞稿,他們早期不懂消費市場,更不懂互聯網。我曾問劉江峰(時任華為榮耀總裁),他對我講,“我們進來就是死盯,放下一切自尊。”后來我在小米早期創始人黎萬強那得到了印證,黎萬強說,“華為這幫人學習能力太強了。我們干什么,華為就干什么,壓著我們干,逐漸就到了第二的位置,后來甚至反超。”
所以,如果有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,還處在一個早期市場,市場窗口有相應空間,你可以一搏,太值得干了。
競爭對手是創業者揮之不去的一個關鍵詞,但千萬不能找太low的競爭對手。既然決定以生死相搏,得盯個大的概念,盯一個值得你去打、去學習的競爭對手。
從競爭對手身上我們能學到些什么?我已經不再說競爭對手是“天地君親師”,其實我應該覺得叫“天地君親師敵”,敵,意為競爭對手。
我最后的結論是,一定要把對手當成老師。
關系之九:與家庭的關系
家庭關系很要命,但你很難在自己創業初期讓老婆成為合伙人,除非你老婆才高八斗。大部分人的家庭和工作是分開的,同時大部分創業者都不容易處理好這個關系。
我見到過很多創業者接受采訪,說我愛我的孩子,愛我的太太,我陪他們周末去度假,我們有幸福的生活。但后來我發現,講這些故事的都是職業經理人,創業者怎么可能做到呢?只有大企業高管,才能在上海最高的樓上喝咖啡,然后帶著孩子周游世界。其實大部分創業者心里都蠻痛苦的,因為回家之后還要工作。
我經常在家里的狀態是,老婆跟我說一句話,我卻在思考一件事情。我常常因為電視上的某一句話,一下子映射到自己。你總在世間各種成敗之間找得到自己影子,這是創業者揮之不去的心路歷程。
藍港已經上市了,我卻覺得痛苦比沒上市還大。只要你創業不停歇,你很難說你徹底平衡了家庭關系。如果家庭能夠理解你,認同你,給你很多幫助,就算不添亂。處理好家庭關系,就跟處理好政府關系是一樣的,不要讓家庭出現糾紛,不要讓家庭裂變導致股權分離。一定程度上講,老婆比政府重要太多了。
比如我認為,創業者應該在自己公司員工年會時,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叫過去,一起喝酒,一起聊聊。藍港上市前我就對合伙人說,把你們的老婆孩子都帶去敲鐘。上市的時候,我們幾乎帶著一個藍港高管家屬團去的,轟轟烈烈地下了飛機,拍了照片,覺得很溫暖。后來我聽合伙人說,他們也有老婆天天罵他,責難他天天跟王峰這個忽略家庭的人在一起工作,但上市那天她們都閉嘴了。還有一個合伙人說,他在香港陪老婆逛了好幾天街,老婆非常開心,也非常驕傲,因為我們做成了。
大部分的創業者都是先結婚再創業,如果沒有結婚就創業,恭喜你,這也挺好的,有可能你在創業的時候,遇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結婚,她會更懂你。
人的一生有太多抉擇不能錯,天道人悟,誰成為你老師,誰成為你老板,誰成為你合作伙伴,誰成你下屬,你都可以努力權衡;誰成你敵人你自己看著辦;但是很重要的問題是,誰成為你老婆,不能大意。千萬別小看睡在你身旁的人,她的能量是很大的。
創業者不管你怎么忙自己的事,都要想明白,跟你共度一生的,只有一個人,就是你的老婆。你去清華、北大校園里看,有時會發現,一位六七旬的老先生和一位老太太挽著手,他們一個學物理的,一個學化學的;一個教中文的,一個教英文的。再看錢鐘書和楊絳,你會發現他們各寫各的書,楊絳說不好,那錢鐘書就再改改。這是太了不起的中國人生了。
如果你有這樣一個家庭,我覺得這是比創業更幸福的一件事情。因為人生最終的大成,其實是來自于你有一個非常快樂的家庭。
找一個好老公、好老婆,可能是比創業更為嚴肅的一件事情,可能會影響你整個人生的幸福感。如果找得對,會給你創業帶來好的正能量;如果選得不對,是負能量影響,你業務做得不好,回家還會被老婆罵。
關系之十:與自己的關系
我是一個反反復復思考自己為什么要創業的人。我發現很多創業者都挺分裂的,因為你一方面要鼓動別人,一方面還得拷問自己,咱們干的事兒對嗎?
大部分創業者都是痛苦的。這個痛苦固然可以跟老婆商量,可以跟投資者商量,也可以跟朋友、同學商量,但是到最后會發現,自己跟自己商量才有價值。
外面的意見常常給你帶來啟發和安慰,可是最后決定你往前晉級而不僅僅是駐足瞭望的,大部分都與你自己的深夜拷問有關系。“起來獨自繞階行”、“獨自莫憑欄,無限江山,別時容易見時難”,正是創業者多少個夜里最真實的自我寫照。
我們趕上了改革開放三十年,中國社會穩定,經濟繁榮,不斷融入全球經濟,還趕上了一次空前的變化——互聯網,所以機會非常多。可是你看看自己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其實有著前所未有的孤獨感。
創業者都有孤獨感,孤獨感是你最好的朋友。不斷跟自己內心對話,能讓你第二天變得更加清醒。有時候我也遇到很多困難,我的整個成長史可能比你們想象的困難很多,常常會困惑、絕望、掙扎,總是在問自己為什么要堅持?所以我開始嘗試跟自己處理好關系,在深夜對話自己,剖析自己,把自己的問題寫在本上。
創業過程中,個人和個人的對話,真的是一個非常美妙的過程。當你得意的時候,跟自己對話一次;我見過太多的人去融資,你三句話就把他問倒了。其實投資人挺難問倒我的,因為大部分投資人問的問題我早就琢磨過了。我自己要創業,要面對潛在競爭者的威脅,要面對直接競爭者的威脅,還要面對即將進入的競爭者的威脅,要面對上游對我的打擊,面對銷售能力不足的短板,我全是清楚的。
我認為自己和自己的關系,是最重要的關系。你不用擔心別人覺得你這不懂,那不懂,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的好和不好。因為那就是你內心的東西,最終決定一切的就是你的內心有多么強大,你怎么面對不利的環境往前走。
可是內心怎么強大?是別人罵你,你就厚臉皮嗎?其實是內心不斷拷問自己,把同自己的對話記在本上,反復自省,再去驗證,這才是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。過去我總覺得,如果做產品,我能找到最好的技術,自己擅長市場營銷,就可以了。最后才發現,能不能帶一個隊伍直到上市,能不能讓一批人始終愿意跟你一起干,很多時候在于,你能否不斷地在自我盤問中修身。
所有失敗的創業者,都是執行力不好,這是劉強東曾經說過的一句話,我很贊同。如果整體方向上沒有大問題,創業其實就是在學習、修煉中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。
朋友問我:“王峰,你自己從打工到創業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獲是什么?”我說:“如果你在這個位置上真正經歷過,你會發現,創業是今天和平年代里一項最好的自我修煉,是一次人格上的洗禮和重塑。”
不管未來的創業之路向左走,還是向右走,如何處理好以上的十點關系,是值得所有創業者反反復復去思考的。
--結束END--
本文鏈接: http://www.u0rvp.cn/station/experience/1313.html (轉載時請注明來源鏈接)
下班PC閱讀不方便?
手機也可以隨時學習開發
一站式在線建站服務的平臺
有效解決您的所有問題
專屬客戶經理提供技術支持
累計多年口碑和服務企業